杂诗是什么意思

杂诗 zá shī

词语解释

谓兴致不一﹐不拘流例﹐遇物即言之诗。《文选》有杂诗一目﹐凡内容不属献诗﹑公宴﹑游览﹑行旅﹑赠答﹑哀伤﹑乐府诸目者﹐概列杂诗项。即有题如张衡《四愁》﹑曹植《朔风》等﹐内容相近﹐亦归此项﹐如王粲﹑刘桢﹑曹植兄弟等作皆即以“杂诗”二字为题﹐后世循之。

分词解释

朔风:

1.指北方的音乐。

2.北风﹐寒风。

献诗: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

2.泛指奉献诗作。

兴致:

兴趣:兴致勃勃|干事情光凭兴致和热情是不够的。

游览:

漫步观赏:游览故宫|游览黄山。

后世:

①后代

①:《诗经》和《楚辞》对后世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②后裔。

③佛教指来世。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杂诗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