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天王是什么意思

托塔天王 tuō tǎ tiān wáng

词语解释

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祀之。元时建东南西北旗,绘其像于旗上。《封神演义》﹑《西游记》均有托塔天王李靖,谓系哪咤之父。《水浒传》有托塔天王晁盖,则借作绰号。参阅《法苑珠林》卷五﹑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托塔天王》。

分词解释

管领:

1.领受。

2.过问﹐理会。

3.清代王府官员职称之一。相当于管事。

4.清末对水师军官的称呼。

绰号:

外号;诨名:林冲绰号豹子头。

沙门:

①原为古印度各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男性僧侣。

②指佛门:秉教沙门,皈依善果。

夜叉:

佛教所说的一种吃人的鬼。常用以比喻相貌难看或凶狠的人:像个母夜叉。

舍利塔:

供奉佛舍利的塔。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托塔天王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