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是什么意思

天王星 tiān wáng xīng

词语解释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七颗行星。1781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28.69亿千米。直径51800千米,平均密度1.24克/立方厘米,质量8.742×10^28克。公转周期84.01年,自转周期23.9小时,为逆向自转。表面温度约-180°c。有磁场、光环和十五颗卫星。

[Uranus] 按照与太阳的距离排列是第七颗行星,已知有五颗卫星,它的赤道直径约为地球的4倍

分词解释

次序:

1.先后顺序。

2.犹次第。常态。

3.调节;安排。

太阳系:

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由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其中太阳质量占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其起源有多种学说,如星云说、灾变说等,现尚无定论。

行星:

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是太阳系的重要成员。一般不发光,受太阳照射时才能被观测到。已知太阳系有九颗行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指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转的主要天体。它们不能发光,以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天王星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