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竹是什么意思

烛竹 zhú zhú

词语解释

竹名。可代烛用,故名。又名丞相竹。

分词解释

丞相:

官名。战国时始设,为百官之长。秦代以后,专辅佐皇帝综理国政,但亦有居此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置相国,后称丞相,西汉末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魏、晋、南北朝间,或称丞相,或称司徒、大丞相、相国等,废置不常。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是中书省直隶地区的行政长官。行中书省也设丞相或左右丞相。明初设丞相,不久废。

● 烛(燭) zhú ㄓㄨˊ

◎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 洞悉:洞烛其奸。

◎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 竹 zhú ㄓㄨˊ

◎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烛竹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