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是什么意思

员外郎 yuán wài láng

词语解释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隋开皇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唐以后,直至明清,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分词解释

以后:

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晩的时期。

一人: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

2.一个人。

3.犹一体。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

以外:

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处所﹑时间﹑数量的界限之外。

官名:

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

②官衔。

二十四: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又称“二十四气”,因以“二十四”作为“气”的歇后语。气,生气。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员外郎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