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是什么意思

杂歌 zá gē

词语解释

1.指古诗中的歌或行。《文选》有杂歌一目。

2.苗族指山歌。

分词解释

文选:

总集名。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三十卷(后李善注析为六十卷)。分三十八类,选录先秦至梁代的诗文辞赋及较有文采的史论传赞等共七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一百三十余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一目:

1.一只眼睛;独眼。

2.一个网眼。

3.一眼望去。

山歌:

民歌的一种。一般在山野田间歌唱,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多为两句或四句体,亦有句中加垛、三句半和五句体等变体形式。主要歌唱形式为独唱,但亦有对唱,称“对歌”或“对山歌”。

苗族:

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738.4万人(1990年)。讲苗语,有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少部分信基督教。善于刺绣、蜡染。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船节、花山节、芦苼节等。主要从事农林业。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杂歌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