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

新三民主义 xīn sān mín zhǔ yì

词语意思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政治主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1)民族主义。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新三民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分词解释

民权主义:

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三民主义”。

平民:

普通的民众;老百姓:平民百姓|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简称。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张:

主意,见解;也指持有某种见解:没了主张|妈妈主张我学美术,爸爸主张我学物理。

排满:

旧指推翻清朝统治。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新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