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鼓是什么意思

楹鼓 yíng gǔ

词语解释

古乐器。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使之竖立,柱下有四足。又称建鼓。

分词解释

竖立:

1.树立;建树。

2.亦作“竖立”。使物体与地面垂直。

柱下:

1.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或老子《道德经》的代称。

2.周秦置柱下史,后因以为御史的代称。

3.借指藏书之所。

乐器:

能发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木柱:

1. 一根四方的木材,立放以支持建筑构件(如墙身或大梁),尤指在楼角。

2. 滚木球场的球柱;尤指已打倒的球柱。

建鼓:

1.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2.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楹鼓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