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 yáng lì

词语解释

全称“太阳历”。即“公历”。

[solar calendar] 太阳历。以回归年为基准的一种历法,一年的长度为365.24220日

分词解释

公历: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太阳历:

即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创始于罗马(公元前46年)﹐后经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所用的阳历。

全称:

1.指某一类事物的全部﹑全体。

2.完整的称呼﹑叫法(多指具体的组织机构)。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阳历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