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霜是什么意思

却霜 què shuāng

词语解释

古时鲜卑族一种祈暖却寒的习俗。

分词解释

鲜卑:

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春秋时游牧于蒙古草原东部。汉初,居于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因以为名。东汉时北匈奴西迁,遂进入匈奴故地,势力渐盛。东汉中后期曾建立军事行政联合体,后瓦解,一部分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多部鲜卑族人在今华北和西北建立政权。内迁鲜卑族人多转营农业,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

习俗:

习惯,风俗:乡间习俗|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

● 却 què ㄑㄩㄝˋ

◎ 退:却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却”)。退却。

◎ 退还,不受:盛情难却。

◎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却走了。

◎ 去掉:失却。了(liǎo)却。

● 霜 shuāng ㄕㄨㄤˉ

◎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 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却霜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