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男八壻是什么意思

七男八壻 qī nán bā xù

词典解释

同“七子八壻”。

分词解释

七子:

1.指春秋郑国七大夫。

2.指周褒姒的七个亲党。

3.指汉景帝时同时起兵的吴楚等七诸侯国之王。

4.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称建安七子。见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5.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王世贞﹑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称“后七子”。见《明史.李攀龙传》。

6.汉代宫中女官名。

七子八壻:

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壻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壻”形容子﹑婿众多。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七男八壻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