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节是什么意思

蒲节 pú jié

词语解释

指端午节。因旧时风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故称。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on]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分词解释

菖蒲:

单子叶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根状茎粗壮,叶狭长似剑,初夏开黄花,果实红色。遍布中国各地,民间常在端午节将菖蒲叶和艾结扎成束。全草可提取芳香油。根状茎供药用,是健胃剂。

端午节: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五月初五。这一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门上挂菖蒲的习俗。

风俗: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风俗人情。

门上:

1.即门上人。

2.指住所。

3.门前;门口。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蒲节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