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之诗是什么意思

龙蛇之诗 lóng shé zhī shī

词语解释

见“龙蛇之章”。

分词解释

龙蛇:

亦作“龙虵”。

1.龙和蛇。《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蛇”喻隐退。

2.喻杰出的人、物。

3. 汉 刘邦 起义时曾于泽中斩大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龙蛇”指 刘邦 和 项羽 。

4.喻贤不肖的两种人。

5.喻指成功者和失败者。

6.喻桀骜不驯、凶横暴虐之人。

7.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飞动的草书。

8.泛指书法、文字。

9.借指书法作品。

10.喻指植物屈曲的枝干。

11.指矛戟等武器。

12.指辰年和巳年。古代迷信以为凶岁。

13.指贤士困厄之时。

14.兵阵名。即一字长蛇阵。

● 诗(詩) shī ㄕˉ

◎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龙蛇之诗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