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蹺是什么意思

龙蹺 lóng qiāo

词语解释

1.道教所谓飞行之术。

2.见“龙蹺经”。

分词解释

道教:

1.道德教化。

2.我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3.指佛教。

龙蹺经:

道教谈飞行术的经典。

飞行:

(飞机、火箭等)在空中航行:飞行员ㄧ低空飞行。

● 龙(龍) 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龙蹺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