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石经是什么意思

开成石经 kāi chéng shí jīng

词语解释

始刊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故名。经石立于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太学。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种。共二百二十七石。字体为正书,标题为隶书。大和时,经字已有改刻,以后更屡经修改﹑补刻和添注。也称唐石经。今在西安碑林。

分词解释

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碑林:

石碑林立的地方,如陕西西安碑林。

尔雅:

雅正;文雅:温文尔雅|雍容尔雅。

公元:

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隶书:

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开成石经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