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饷是什么意思

京饷 jīng xiǎng

词语解释

清代各省向朝廷上交的饷项。

分词解释

上交:

1.谓地位低的人与地位高的人结交。

2.亦作“上佼”。头等友好。

3.转移﹑交付给上级。

饷项:

军费。

朝廷:

①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②借指帝王:报效朝廷。

● 饷(餉) xiǎng ㄒㄧㄤˇ

◎ 同“飨”。

◎ 旧时指军警的薪给(jǐ):关饷。粮饷。饷银。

● 京 jīng ㄐㄧㄥˉ

◎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京都。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京剧。京师(首都的旧称)。京绣。京菜。

◎ 大。

◎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 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京饷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