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血是什么意思

恨血 hèn xiě

词语解释

谓屈死者的血。语本《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分词解释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庄子:

(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属河南)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人将老子与他合称为“老庄”。认识到事物都在变动中,但忽视了事物性质的稳定和差别,成为相对主义。他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文章想像丰富,富有表现力。著作有《庄子》。

死者:

已死的人。

苌弘:

1.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

2.兵书名。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恨血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