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章是什么意思

衮章 gǔn zhāng

词语解释

1.衮衣上的纹样。借指衮衣。

2.借指三公。

分词解释

三公: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衮衣:

1.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

2.借指帝王或上公。

● 衮 gǔn ㄍㄨㄣˇ

◎ 古代君王等的礼服:衮服。衮衣。衮冕。华衮(色彩绚丽的官服)。

● 章 zhāng ㄓㄤˉ

◎ 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 条目,规程: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 修理:杂乱无章。

◎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章。

◎ 戳记:图章。盖章。

◎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 奏本:奏章。本章。

◎ 古同“彰”,彰明。

◎ 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衮章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