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是什么意思

公羊学 gōng yáng xué

词语解释

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才写成书。汉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唐徐彦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着于竹帛”。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盛行于汉武帝﹑宣帝之间。但自王莽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清代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力主复兴今文学﹐以《公羊传》“微言大义”说经﹐议论时政﹐对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参见“今古文学派”。

分词解释

力主:

极力主张:力主和谈ㄧ因为天气要变,他力主提前出发。

学问:

系统的知识。也泛指知识:学问渊博|很有学问。

当时: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2.指当时的人们。

3.指在位的皇帝。

4.正当青春之时。

5.官名。黄帝置﹐执掌天时。

升平:

太平:升平气象|歌舞升平。

口头:

用说话方式来表达的。a)区别于‘思想’或‘行动 ’:他只是口头上答应你。b)区别于‘书面’:口头汇报ㄧ口头翻译ㄧ口头文学。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公羊学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