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帖是什么意思

丛帖 cóng tiè

词典解释

古今名帖汇编之称。相传始于南唐《澄清堂帖》。

分词解释

澄清堂帖:

汇刻丛帖。卷数不明。仅传宋拓残本及明翻刻宋残本卷一、卷四、卷十一(宋刻)及卷二、卷五(明刻)。今人考定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刻。所存以王羲之书迹为多,亦有苏轼书迹。摹刻精良。

相传:

1.递相传授。

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

南唐:

五代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国号唐,史称南唐。曾灭闽﹑楚,极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和福建﹑江西﹑湖南及湖北东部地区。975年为北宋所灭。共历三主,三十九年。

汇编:

1.[把各种来源的书面材料或项目]类集编次。

2.汇总编辑成的书籍或文件。

3.把用符号语言写成的计算机程序自动转换为机器语言形式。

名帖:

写有姓名、身份等的帖子:遂将名帖递上,说明了来意。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丛帖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