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是什么意思

东北抗日联军 dōng běi kàng rì lián jūn

词典解释

简称“抗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先后组织起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抗日武装。1936年2月统一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并编成第一、二、三路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分词解释

领导:

1.带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

2.担任领导的人。

3.指领导机关。

同盟军:

原指结成同盟的军队,后泛指为共同目标斗争的友军或友好力量。

统一:

①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分裂和割据:天下统一。

②部分联合成整体;归于一致:统一祖国|统一认识。

③一致的;集中的:统一的认识|统一领导。

简称:

①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如中专(中等专业学校)、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

②简单地称呼: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东北:

①东和北之间的方向:风向东北。

②(Dōngběi)指我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