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是什么意思

邓石如 dèng shí rú

词语解释

邓石如(1743-1805)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属安徽)人。书法各体皆工,最精篆、隶。篆书取秦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稍参隶意。篆刻刚健婀娜,形成“邓派”。

分词解释

汉碑:

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著名的有《麃孝禹碑》﹑《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道人:

1.有极高道德的人。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3.道教徒;道士。

4.佛教徒;和尚。

5.佛寺中打杂的人。

形成:

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山人:

①山民;生活在山区的人:山人以伐木、采药、打猎为生。

②山里的隐士:光照山人夜读书|山人爱竹林。又指仙家、道士:种杏乞山人|山人醉后铁冠落。

刚健:

(性格、风格、姿态等)坚强有力:画风刚健质朴。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邓石如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