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奭是什么意思

旦奭 dàn shì

词语意思

周公旦与召公奭的并称。两人都是周初功臣。

分词解释

功臣:

有功劳的臣子,泛指对某项事业有显著功劳的人:航天事业的功臣。周公旦:

西周政治家。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为周公。先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并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并称:

1.一齐称道。

2.相提并论。

● 旦 dàn ㄉㄢˋ

◎ 早晨: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

◎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

◎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

◎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 奭 shì ㄕˋ

◎ 盛大的样子。

◎ 红色。

◎ 恼怒。

◎ 消散的样子。

◎ 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旦奭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