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卫是什么意思

边卫 biān wèi

词语解释

1.亦作“邉卫”。

2.明清边境地区的卫所。

分词解释

卫所: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清初亦沿袭。

明清:

犹明察。

● 边(邊) biān ㄅㄧㄢˉ

◎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边沿。

◎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 旁侧,近旁:身边。边锋。

◎ 方面:边干(gàn )边学。

◎ 表示方位:上边。外边。

◎ 姓。

● 卫(衛) wèi ㄨㄟˋ

◎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 姓。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边卫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