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坛是什么意思

北坛 běi tán

词语解释

建于城北的祭坛。为战时祈胜祭坛之一。《墨子.迎敌祠》:“敌以北方来,迎之北坛,坛高六尺。”孙诒让间诂引《孔丛子.儒服》:“孔子高对信陵君问祈胜之礼,云:‘先使之迎于适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人数从其方之数,牲则用其方之牲。’”亦为祭祀地神之所。

分词解释

儒服:

1.古代儒者的服饰。

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3.谓作为儒生。

祭祀: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方色:

五行家将东南西北中与青赤白黑黄相配﹐一方一色﹐简称“方色”。

衣服:

1.衣裳,服饰。

2.借指形体,身躯。

六尺:

1.见“六尺之孤”。

2.指成年男子之身躯。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北坛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