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梆子是什么意思

山东梆子 shān dōng bāng zǐ

词语解释

地方戏曲腔调或剧种名。据说是秦腔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流行于山东西部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剧目﹑唱腔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相互影响。

分词解释

唱腔:

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指人声歌唱的部分。是同器乐伴奏的部分相对而言。

剧种:

①戏曲的种类,如京剧、汉剧、川剧、越剧、豫剧等。

②戏剧艺术的种类,如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

腔调:

1.指音乐﹑戏曲﹑歌曲等的调子。

2.指诗词文章的声律格调。

3.指说话的声音﹑语气;亦指人动作的模样。

梆子:

①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②打击乐器,用两根长短不同的枣木制成,多用于梆子腔的伴奏。

③梆子腔。

形成:

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山东梆子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