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既 shí jì
词语解释:
日月蚀尽。也称全蚀。语出《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既,尽也。”孔颖达疏:“食既者,谓日光尽也。”
分词解释:
全蚀:
见“全食”。
春秋:
①年岁;光阴:苦度春秋|他在讲台上耕耘了四十个春秋。
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古代史书的通称。
日光:
1.太阳发出的光。
2.时光。
食既:
日全食或月全食过程中,月亮阴影与太阳圆面或地球阴影与月亮圆面第一次内切时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亦指食尽发生的时刻。食既发生在初亏之后。食﹐通“蚀”。语出《左传.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既﹐尽也。”
七月:
《诗.豳风》篇名。写西周时代农奴在一年十二个月份中劳动和生活的情景,反映了他们终年为贵族服务,自身却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全诗共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蚀既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