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和是什么意思

十二和 shí èr hé

词语解释

唐代乐名。唐初祖孝孙斟酌南北,考证古音,修定雅乐制成。名目是:豫和﹑顺和﹑永和﹑肃和﹑雍和﹑寿和﹑太和﹑舒和﹑昭和﹑休和﹑正和﹑承和。其乐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号《大唐雅乐》。

分词解释

太和:

1.亦作“大和”。

2.天地间冲和之气。

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4.谓太平。

5.和睦。

6.乐名。魏鼓吹曲名。

7.乐名。雅乐名。

名目:

名称;名义:名目不宜太繁|巧立名目。

南北:

1.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2.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3.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4.指“南学”与“北学”。

5.计谋。指本领。

6.明代俗称男子汉。

考证:

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十二和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