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是什么意思

双旌 shuāng jīng

词语解释

1.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2.泛指高官之仪仗。

3.借指高官。

分词解释

仪仗:

古代用于仪卫的兵仗。指帝王、官员出行时护卫所持的旗、伞、扇、兵器等。现指国家举行大典或迎接外国首脑时护卫所持的武器,也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标志等。

刺史:

官名。西汉武帝时,于全国十三部(州)置刺史,为监督官,后数次改刺史为州牧。三国至南北朝各州多设刺史。隋朝州长官称刺史。此后州刺史实际即从前的郡太守。宋以后渐成虚衔。

高官:

1.官位高的人。

2.大臣的职务。

行时:

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节度:

1.节序度数。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2.规则;法则。

3.犹节制﹐约束。

4.调度;指挥。

5.见“节度使”。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双旌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