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谪是什么意思

外谪 wài zhé

词语解释

由京师贬谪外省或边远地区。

分词解释

贬谪:

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外省:

1.谓中枢机构之外的官署。

2.本省以外的省份。

3.京都以外的地方各省。

京师:

〈书〉首都。

● 外 wài ㄨㄞˋ

◎ 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 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

◎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

◎ 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

◎ 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 关系疏远的:外人。

◎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 传统戏剧角色名:外旦。外末。外净。

● 谪(謫) zhé ㄓㄜˊ

◎ 谴责,责备:众人交谪。

◎ 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谪迁。谪降(jiàng )。谪戍。谪居。贬谪。

◎ 变异:“庚午之日,日始有谪”。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外谪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