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印是什么意思

条印 tiáo yìn

词语解释

长条形的印章。

分词解释

印章:

又称“图章”。古称“”,后多作“玺”。自秦始皇起,“玺”为帝王专用,官、私所用称“印”。先秦、秦汉时期多作封发简牍等物件之用,将印盖于封泥之上。纸广泛应用后,印章遂以朱色印泥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古多以金属、玉为印材,元代以后盛行石章,另也用象牙。牛角、木、水晶等作材料。

● 印 yìn ㄧㄣˋ

◎ 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 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 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 姓。

● 条(條) tiáo ㄊㄧㄠˊ

◎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 量词。

● 条(條) tiāo ㄊㄧㄠˉ

◎ 挑取:“蚕月条叠”。

以上就是词典栏目关于条印的相关内容,如有错漏请向我们反馈。